被制住的德军秃头上尉、少尉和带路的下士,望着四周黑洞洞的枪口,只能乖乖认命,放弃了抵抗的念头。
等奥尔加上尉和朱科文少尉把被俘德军官兵驱赶到一处之后,索科夫意外地发现居然有九十多人,比事先侦察到的人数,多出了差不多一倍。
为了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索科夫问秃头上尉:“上尉先生,你的转运站不是只有五十多人么,但这里怎么有近百人呢?”
听到索科夫的问题,秃头上尉苦笑着回答说:“军官先生,转运站的编制的确只有五十多人,多出来的是运输货物的司机。他们将在天亮之后,驾驶那些装满弹药和物资的车辆,驶向我军的前沿阵地。”
索科夫心里暗喜,如果有几十辆满载弹药和物资的车辆,就能节省搬运物资的时间,部队完全可以在天亮之前,返回自己的防区。
奥尔加见索科夫喜笑颜开的样子,连忙问道:“旅长同志,这个德国佬在说什么?”
“上尉同志,这位德军上尉告诉我,说转运站里有三十多辆满载物资的卡车,准备等天亮之后就运往前沿。”
“那我们该怎么办?”奥尔加有些着急地说:“我们绝对不能让这批物资运往前线,否则将对我军造成不小的威胁。”
“放心吧,上尉同志,这些物资绝对到不了德国人的手里。”索科夫说完这话,把朱科文叫到面前,吩咐他说:“朱科文少尉,你去问问俘虏,看谁是汽车司机。”
“汽车司机?”朱科文听后一愣,不解地问:“旅长同志,找德国人的汽车司机做什么?”
“刚刚你没有听到我与德军上尉的对话吗?”索科夫说道:“既然物资已经装车,又有现成的司机,自然是让他们帮着我们把东西运回去啊。”
“我明白了,我立即把那些司机都找出来。”
当朱科文跑到俘虏堆里,喊着让司机们站出来时,奥尔加向索科夫请示道:“旅长同志,既然有了这三十多车物资,那我们还继续搬运其余的物资吗?”
“当然,当然要搬。”索科夫点着头,用肯定的语气说:“我们要想坚守下去,就需要海量的弹药和物资。但如今上级暂时无法为我们补给,我们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补给问题。”
停顿片刻之后,索科夫便吩咐奥尔加:“上尉同志,立即组织你的部下,将转运站的物资搬上我们带来的卡车。”
“旅长同志,”奥尔加提醒索科夫说:“如果车上装满了,我们的战士可就没坐的地方了。”
“可以把人分散开,原本一辆车是坐二十来个人,现在可以减少为五到八人。”索科夫说这话时,忽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上尉同志,我们返回防区的途中,可能再次与德国人的巡逻队遭遇,因此你要给你的部下约定好联络信号,准备在必要时消灭沿途遇到的那些巡逻队。”
“放心吧,旅长同志。”奥尔加朝俘虏看了一眼,随后试探地问:“我的部下都搬运物资去了,那这些俘虏谁来看管?”
“俘虏就由朱科文少尉和警卫排的战士来看管吧。”索科夫冲奥尔加摆摆手,催促道:“时间不早了,快点行动吧,我们要争取在天亮之前,离开德国人的占领区。”
奥尔加带着人去搬运弹药和物资,索科夫重新回到了俘虏面前。
他走到德军少尉的面前,掏出了那个产自德国哈瑙的银质烟盒,打开后递向了对方,客气地说:“来一支!”
看见递到自己面前的烟盒,德军少尉迟疑了片刻,但还是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支烟,向索科夫道谢之后叼在了嘴里。他伸手在身上摸火柴时,索科夫已经把点燃的打火机递到了他的面前,帮他点燃了香烟。
索科夫帮德军少尉点燃香烟之后,又转身面向秃头上尉和带路的德军下士,等两人取了烟之后,也帮他们点上。
“军官先生!”见索科夫主动帮自己点烟,秃头上尉心中的恐惧消散了不少,他尝试地问道:“您的德语说得不错,不知您是在什么地方学的?”
“我曾经去过德国,在柏林生活过一段时间。”索科夫这么说,倒不是骗秃头上尉,在上一世,他的确曾经跟着女翻译阿杰莉娜去过战后的柏林,并在那里待过一段时间。但他接下来的话,就不再是真话了:“我的德语就是在柏林学的。”
“您有什么朋友在柏林吗?”秃头上尉问道。
“如果你说的是德国朋友,那倒是有几个。”索科夫想起自己当初在华沙解救的那名曾经帮助过犹太人的德军上尉霍森菲尔,继续说道:“其中一位叫霍森菲尔的朋友,他是党卫军军官,如今驻扎在华沙。”
“军官先生,”见索科夫和秃头上尉在聊天,德军少尉也凑了过来,试探地问:“您去过华沙吗?”
“去过。”索科夫点着头说:“我去过欧洲不少的城市,除了柏林和华沙外,我还去过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听索科夫这么说,德军少尉感慨地说:“军官先生,真是没想到,您年纪轻轻,居然就去过那么多地方。”
索科夫和两名德军军官聊天时,眼角的余光不断地瞥向正在装货的战士,心中盘算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专门自己带来的卡车。
半个小时后,奥尔加过来报告:“旅长同志,我们的卡车已经装满了,随时可以出发。”
“让战士们上车吧,我们要尽快离开这里。”索科夫给奥尔加下达完命令之后,又问了一句:“给战士们约定好联络信号没有?”
“约定好了。”奥尔加接着请示道:“车队应该怎么编组,请指示!”
“当然是我们的车在前面开路,然后是两辆德国司机驾驶的车辆,再后面又是一辆我们的车,以此类推。”索科夫对奥尔加说道:“你和我坐头车的驾驶室,有什么情况,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发现。”
奥尔加离开前,无意中看了那群俘虏一眼,似乎想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就径直去指挥部队登车了。
车队编组完毕,索科夫和奥尔加上了头车的驾驶室,关上车门之后,索科夫又探头朝外面喊了一声:“朱科文少尉!”
听到索科夫的喊声,朱科文少尉立即来到了车旁,仰头望着索科夫请示道:“旅长同志,你有什么指示?”
“少尉同志,给我找两支冲锋枪过来,我和奥尔加上尉一人一支。”
对索科夫的命令,朱科文执行得很干脆,很快就找来了两支冲锋枪,从窗口递了进来。
索科夫接过冲锋枪,递给了奥尔加一支,说道:“上尉同志,拿好枪,没准我们在路上会与敌人发生战斗。”
朱科文把枪交给索科夫之后,并没有离开,而是试探地问:“旅长同志,这些德国俘虏怎么办?”
“少尉同志,我就把他们交给你处理了。”索科夫低头望着站在车旁的朱科文:“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吧?”
车队离开转运站时,坐在索科夫身边的奥尔加好奇地问:“旅长同志,你打算如何处置那些俘虏?”
他的话音刚落,转运站方向就传来了冲锋枪射击的声音。
听到后面传来的枪声,索科夫不由闭上了眼睛,他想起后世看过的一部连续剧《兄弟连》,一名美国伞兵在赶路时,看到路边有被俘的德军俘虏,便过去与其中一人闲聊了几句,相互间还谈得挺投机的。等他继续赶路时,与一名同伴擦肩而过。同伴来到德军俘虏中间,掏出携带的香烟,分发给战俘,并主动为他们点烟。但下一刻,走远的那名伞兵就听到后面传来了密集的枪声,应该是自己的同伴和看管战俘的战友,在处决那些被俘的德军俘虏。
此情此景,与连续剧简直是如出一辙。
而奥尔加听到枪声之后,却不禁打了一个哆嗦,他扭头望向了索科夫,满脸震惊地问:“旅长同志,你把那些俘虏都杀了?”
“奥尔加上尉,我们如何身处敌后,又没有能力带走那么多的俘虏。”索科夫转头对奥尔加说道:“如果我们放走了这些俘虏,肯定会有人到附近求援。万一附近的德国人得到了消息,赶过来围堵我们。我们这支车队能否安全地返回我军防区,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为了消除不安定因素,采用这种方式来处置德军俘虏,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听完索科夫的解释,奥尔加沉默了。他觉得在战场上与敌人面对面地厮杀,想尽一切办法消灭敌人,是一个军人的职责。可要屠杀一群放下武器的俘虏,对他来说,却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不过他也不能否认,在目前的情况下,为了不暴露目标,将转运站里的德军俘虏全部灭口的做法,似乎也无可厚非。
沉默一阵后,奥尔加试探地问:“旅长同志,那些德国司机呢,等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后,您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索科夫心里很清楚奥尔加是在担心什么,便大大咧咧地说:“放心吧,上尉同志,我不是什么刽子手。处决转运站里的德军战俘,是不得已的事情。至于这群帮我们运送物资的德军司机,等到了目的地之后,我会安排人手送他们去战俘营。对他们来说,这场战争到现在为止已经结束了。”
原本索科夫以为,在返回自己防区的途中,可能再次遇到奥利佛少尉的巡逻队,甚至事先还让奥尔加给战士们约定好了联络信号,准备在遭遇巡逻队时,将他们全部就歼灭。谁知一路平安无事,都隐约可以看到二营阵地里,依旧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
“旅长同志。”奥尔加见二营的阵地就在前方,连忙对索科夫说:“我看车队就暂时停下,等联络了营长之后,再继续前进也不迟,免得和阵地上执勤的哨兵发生冲突就不妥了。”
对奥尔加的提醒,索科夫觉得是非常正确的,他命令司机停车后,转身拉开后面的小窗玻璃,冲坐在车厢里的报务员说:“报务员,立即呼叫二营,说我们的车队已经到达他们的阵地前方,让他们派人前来迎接。”
报务员答应一声,便开始呼叫二营。
过了没多久,报务员就兴奋地向索科夫报告:“旅长同志,已经和二营取得了联系。”
索科夫接过报务员手里的耳机和送话器,开始说道:“二营长,我是旅长索科夫。我们的车队已经到达了你们营的阵地前方,立即派人为我们在雷区里开辟通道,我们要准备进入防区。”
“旅长同志,我立即派人去开辟道路。”二营长亚历克萨大尉说:“最多一刻钟,你们就可以通过了。”
结束和二营长的通话后,索科夫又对奥尔加说:“上尉同志,给后面发信号,让监视德军司机的那些战士提高警惕,免得他们狗急跳墙,做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意想不到的事情?”奥尔加听后不解地问:“旅长同志,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明白。”
“上尉同志,我们的车上转载的都是弹药和物资。”索科夫见奥尔加不明白,便向他解释说:“万一我们在通过雷区时,那个德国司机使坏,估计把车开进有地雷的位置,一旦车上的弹药发生爆炸,恐怕整个车队都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奥尔加脑补了一下弹药车爆炸的场景,不禁浑身打了一个哆嗦,随即点着头说:“好的,旅长同志,我立即给后面发信号,让那些坐在驾驶室里监视德国司机的战士们提高警惕,免得敌人使坏。”
索科夫还特意强调了一句:“告诉战士们,一旦发现德军司机企图把车辆驶向埋设地雷的区域,允许他们果断开枪击毙司机。”
返回二营阵地的通道打开了,车队在二营战士的指引下,井然有序地通过雷区。
虽然有个别德国司机,动了把车开进雷场的念头,但看到旁边指向自己的黑洞洞的枪口,只能收起了自己的那点小心思,乖乖地跟着前面的车辆,缓缓地沿着通道进入了二营防区。
早就等在这里的二营长亚历克萨,跑过来向索科夫敬礼:“旅长同志,需要我安排人手,把物资都卸下来吗?”
“不用了。”索科夫冲亚历克萨摆摆手:“这些武器先运回旅部,然后旅部再根据各营的实际情况,来分发武器弹药和物资。”